2019年11月2日,浙江人干嘉璇在尼日利亚科吉州当上了酋长。图为当地土王为他举行授封加冕仪式。
干嘉璇在酋长册封加冕仪式上。
(相关资料图)
干嘉璇拜会当地官员。
走遍千山万水的浙商来到尼日利亚办厂。
浙商做生意从不嫌小,关键是做深、做透
现在我每天一睁眼,就忙两件事:做生意和以“酋长”身份处理事务。三年疫情,让在非洲打拼的中国商人危机感很强。至于另一件事,容我后面再细说。
我是浙江温岭人,85后。考大学时我填报了北京的学校,学的是国际贸易,就是怎么和外国人做生意,比如怎么报关,怎么使用信用证,还要学商贸英语。
大一时,我把温州生产的“双卡通”手机卡拿来卖。同宿舍的人都被发动起来,成了销售。北京的学校多,在我眼里是“富矿”,大学几年的生活费都是我自己挣的。
毕业后我留在了北京。我姨也在北京做生意,我去了她那边的市场,搞了一个摊位,卖手机、游戏机、手机卡,生意还行。
我也想过回温岭,但跟办企业的朋友一碰头,发现办厂前期投入大,还要“看人眼色”,根据订单来安排生产。我觉得不适合我。
做贸易的路子就宽多了。浙江的生意人,被叫作“浙商”。浙商做生意从不嫌小,关键是做深、做透,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要成为“单打冠军”。义乌生产的牙签,一根牙签才赚1厘钱,硬是成了占全世界产量七成的“牙签老大”。
我把目标瞄准了手机及衍生产品。在北京的外国人多,有旅游团,还有驻华的外交人员。我能说会道,加上外语不错,不但卖了产品,还了解到不少国内外行情。
做生意就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间久了,不安分的心思又活络了:啥时候我也把生意做到国外去?
中国制造的手机一拿到尼日利亚,马上被客户“抢”完
“闯世界”的念头在我心底扎了根。
我去了俄罗斯、中东,还有非洲一些国家。
那时,我姨也在俄罗斯了,生意确实不错。不对比不晓得,我们在国内一天到晚为蝇头小利抠抠搜搜,到了国外,客户随便给一单,就够你活一年半载。
本来我想留在俄罗斯,但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汇率大波动,卢布一下子贬值很多。虽然有利润,但对我这个初出茅庐者,风险太大,所以我就趋利避害,把根扎在非洲。
之前我去过非洲几个国家,比较一番后,我定下了尼日利亚作为我的“大本营”。我事先研究过:首先,尼日利亚的人口有2亿多,在非洲是人口最多的国家。其次,尼日利亚的年轻人多,冲动型消费占比大,市场很广阔。
中国制造的手机一拿过来,马上被客户“抢”完了。有几次,我从国内进货返回的时候,客户就在尼日利亚的机场等我:我扛着手机,他们提着一袋袋钞票。刚出海关,一群人“哗”地围上来,这个抱着你,那个挎胳膊:“这是我的钱……这是我的货……先给我,先给我……”
刚来非洲时,就像面对一个巨大的盲盒。首先,那里的通讯不发达,甚至没信号,打电话很费劲。当时还没微信,日常谈生意都用QQ。还有,那里的基础设施差,堵车能把人逼疯。生活上呢,缺水少电,要靠自己买发电机发电,自己打井或者买水喝。
为了扎根,再大的苦也要吃得。
尼日利亚与浙江的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
刚到非洲做手机生意时,我对这里的人情世故“两眼一抹黑”。联系物流公司把中国的货发过来后,我找了一个当地人做代销。
本来合作一直顺畅,但接着就出事了。
那个人看我赚钱好像很容易,就不高兴了。本来大家都穷困地过日子,你一个亚洲人,初来乍到,赚钞票顺风顺水的,打破了当地人心理的“平衡”。虽然我每次给他的分成不少,但他并不满足,开始想方设法找麻烦。
有一年圣诞节的销售旺季前,我有大批量手机发货过来。没想到,那些批发商联合起来告状,说我证件不全,并找了权势部门封了我的仓库和店面。手机也被扣了,损失非常大。现在想起来我还肉痛、心痛。
无奈之下,我转向了其他生意。另一个原因是,2012年后,来非洲的中国人多了,一些大的手机品牌公司也来了,手机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一番苦思后,我想到了“互通有无”,不如把非洲的特产卖到国内去。
我发现,尼日利亚90%的生活用品都靠进口,中国的商品占了大部分。但货轮返回时大都空舱,因此运费相当便宜。
于是,非洲“红木”进入了我的视野。在当地,原始森林里的木材不值钱。但在中国,因为价格低、数量大,受到市场青睐。我付了预付款,雇了一批工人去伐木。结果有人拿了预付款就跑。这样可不行啊!我连忙去科吉州找到木材协会的会长,说这样影响中尼友谊,尤其打击外商在当地的投资信心。
协会也认为事情严重,出面帮我追回了部分款项。
当时我算是赶上了国内红木的好行情,获利不少。
我又注意到,当时国际市场上,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在转移到非洲。而且尼日利亚与浙江的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这里的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打井,温岭水泵和台州路桥的发电机就很好卖。
温岭的海绵厂来了尼日利亚,也成了宝贝。海绵在中国是滞销产品,但在这里销路不错。其他还有浙江的箱包和鞋,这些工厂到尼日利亚后都很成功。
那几年,我参与了不少浙江人到尼日利亚办厂的项目,积累了不少经验。
到了非洲,我们这些“浙二代”理应再创辉煌
台州少田多山,自然资源贫乏。过去,这样的条件加上小农经济的思维是无法致富的。靠“人”动脑子、与“人”打交道,台州人才富裕起来。
改革开放40年来,浙江的民营经济发展很好,成为全国的一个典范。现在到了非洲,我们这些“浙二代”理应再创辉煌。
在非洲,与“人”打交道这本经,照样得念。刚开始遇到的糟心事可多了,语言不通,雇员懒惰,政府人员吃拿卡要。但中国有句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诚挚交友,就是我们做生意的法宝。
怎么跟当地官员、百姓沟通?“将心比心”。首先,你不能老想着怎么挖空心思去赚钱,而要想着先用“情”去铺垫,“做事先做人”。
我与当地的“互动”,就是经常请客户和官员来我公司参观指导,虚心请教当地的风土人情。时间久了,我也被邀请到当地人家里做客。再然后呢,看到那些残疾人、鳏寡孤独、小孩啊,我都会帮助,自掏腰包买学习用品、买校服、打水井。
人心都是柔软的,慢慢地双方就有感情了。
有一次,在荒郊野岭,我的车陷入泥坑。一位路过的小孩子认出了我,赶忙跑去叫来大人,硬是把车给抬了出来。
当地贫富差距也是比较大的。有的当地人在欧美和中国留学过,与我们这些外国客商打交道也频繁,他们的诚信度要更好一些。
但我也信守一个原则,就是我眼里“没有富人穷人,只有生意伙伴”。底层老百姓受过的教育不多,情绪波动大,对他们要有充分的尊重,尤其是感情上和人格上,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才能和气生财。
当选酋长后,当地的权威人士认真告诉我:你可以娶三四个老婆
下面我说说酋长的事情。
2019年11月2日,我这个中国浙江人,在万里之遥的非洲尼日利亚当上了酋长。加冕册封仪式,是在当地“土王”皇宫前的一个广场上。过程隆重豪放,有乐队,有舞蹈队。政府部门、土王、其他酋长发表贺辞后,我也做了发言,随后就是颁发证书和权杖。
我这一级的酋长,尤其是外国人当酋长,要州政府批准。“土王”先把我的名字报到州政府,州政府开会讨论,就候选者对当地经济、慈善等方面的贡献做全面评估,最后认可的人选,才报到首都备案。
当地报纸这样写道:
2019年11月2日,科吉州土王穆塞斯·安东比决定册封中国青年干嘉璇为终身制可世袭的“GBELUNIYI OF BAGIDO LAND”(注:意思是“对巴吉多有巨大贡献的人”) 酋长,并为他举行授封加冕仪式。
土王穆塞斯·安东比身佩特制项链、手链、帽子、权杖等信物,盛装踏上红地毯。在民众和媒体见证下,1000多人参与干嘉璇的酋长加冕仪式……干嘉璇拥有酋长专属汽车牌照和领地,交通警察、军队在道路上设卡时可以免检免扣,通行无阻。
“酋长”这个制度,是欧洲人殖民时留下来的。之前这里没有“国家”的概念,都是一个个部落,每个部落都有酋长,几个部落推选出一个“土王”做首领。
这样说吧,他们是两套管理系统,一套是政府系统,一套是酋长系统。政府系统从中央到州再到区,往下就不设行政机构了,全靠土王和酋长“自治”管理。有时候政府办起来困难的事,土王和酋长操作起来就顺畅许多。
我记得很清楚,在科吉州会议厅投票前,我很忐忑,但听完我的企业规划和近年来对当地社会贡献的介绍后,全场掌声热烈。土王和其他酋长共27人,满票通过。我长舒了一口气。
除了我之外,前后还有温州、诸暨、台州以及中国援建工程项目的技术员以及福建的一位教授,也当选了酋长。他们也都是为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其实,“酋长”这个名称,对外国人而言,荣誉和象征的意义更大些。
我当选酋长后,当地的权威人士认真地告诉我:按规定,你可以娶三四个老婆。
我回答:中国人很传统,我爱自己的妻子,我更愿意把精力投入到本地的经济发展中。
对方顿了一下,随后向我竖起了大拇指。
有人质疑,“外国人当酋长和青年协会会长在本州没有先例。”州长和土王为我辩解
我当选酋长的消息也被家乡的媒体报道了。一个月后,温岭就有商人来尼日利亚考察,投资2000多万元人民币办了两个厂。之后又有浙商来办厂。上面几个厂子,解决了当地数千人的就业。
这几件事在科吉州震动很大,连总统办公室都知道了。
中国人在科吉州办厂,以前与政府沟通少,有了纠纷尽量忍气吞声。现在,面对会英文和有“酋长”身份的我,当地政府都要“高看一眼”。
我与警察、税务部门、各部落以及木材等行业协会都经常走动,为外企和辖区百姓争取了不少权益。一有外企求助,我就放下自己的事赶紧去处理。做“酋长”也意味着我要履行职责。
2020年8月20日,我当选尼日利亚青年协会科吉州西部分会会长,被授予“青年领袖终身奖”,成为该州任此职并获此荣誉的首位外国人。第二年,当地政府授予我“文化大使”奖,还为我创作4首歌曲,出版了CD专辑。
当时有人质疑,“外国人当酋长和青年协会会长在本州没有先例。”州长和土王为我辩解:现在中国人在这里经商的很多,选他做酋长和会长,对帮助政府管理外商有积极的一面。何况我们语言不通,怎么去引导和管理?
瞧瞧,谁说非洲落后?他们也懂得与时俱进。
中国人在当地人心中,一直是吃苦耐劳、性格平和、真诚善良
这几年,我每两周就要穿酋长服参加“土王”召开的会议。有件事你们肯定猜不到,我还要处理治安案件,尤其是“绑架案”。
外商多了,带动当地经济好转,但违法乱纪的事也多了起来。一次,我在参加政府会议时慷慨陈词:如果听任绑架案件频发,外商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最后外资撤走了,企业倒闭了,那留下来的工人怎么办?
“土王”事后说:“干,你说得很好,看来我们没有选错人。”
还有一次发生绑架案,我一边与绑匪谈判,一边安抚受害人家属,一个多月没有好好休息,直到人质平安归来。你说危险?当然有啊,好在有军警保护。
中国人在当地人心中,一直是吃苦耐劳、性格平和、真诚善良的。五十年前,中国援非医疗队和坦赞铁路等项目留下的“中国红利”至今仍在发挥效应。即便与当地人发生纠纷,在中国使馆的支持下我们去交涉,大都可以圆满化解。最不济也能走正常的法律途径,而不是翻脸为仇。
酋长的身份也带给我新的认同感。有一次在邻国遇见一位尼日利亚人,交换微信时,他见我的头像是酋长装束,连忙向我行礼,“原来你是我们的酋长啊!”
当地人婚丧嫁娶、考学升职等,也都以请到我这个酋长为荣。但我觉得,说到底是“中国”两个字给我的底气。
中国企业对尼日利亚贡献不小。目前,我在尼日利亚拥有一家胶合板工厂、一座矿山,员工有几百人。
这里的年轻人,以前都务农,种木薯、腰果、芝麻,收入微薄,从没机会去现代企业和城市。现在,他们有了工作,有了收入,家境也改善了。我们办厂,他们就业,于人于己都有益。
我在非洲十多年,乡村孩子与狗抢夺地上食物的情景早已不见,这里的经济和社会都在进步。
我们算赶上好时代了。“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的浙商精神,也在非洲实践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