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6日电 当地时间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英文简称为PHEIC)。中国公共卫生领域专家5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等媒体采访时指出,在人类抵抗能力与新冠病毒之间已经出现一个平衡状态,但此次世卫组织宣布“取关”并不代表疫情就此结束。
2020年1月,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国际卫生条例》规定,世卫组织总干事需定期重新召集突发事件委员会审查疫情形势。
(资料图片)
为何当前世卫组织认为可以对新冠“取关”?在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看来,此番调整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其一,从当前的疫情流行态势来看,报告的新冠感染人数、住院人数、重症病例数、死亡人数都在呈持续下降状态;
其二,新冠病毒虽仍在变异,但其致病率、致死率并未出现明显变化,对人类健康的总体危害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其三,通过自然感染叠加主动的疫苗接种,全球建立了较好的人群免疫屏障;
其四,经过三年抗疫,各国都在加强医疗救治体系、公共卫生体系的能力建设,包括人力资源、防护设备、药品等方面均有所提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施国庆也认为,从近期新冠疫情流行态势来看,发病和死亡已经处于最低点。目前也没有发现可以导致更严重临床后果和公共卫生健康影响的变异株。
“通过三年的抗疫,全球很多国家现在对新冠发病与死亡的医疗应对能力,已经处于不需要在紧急状态下就可以应对的状态。”施国庆说。
梁万年指出,综合上述因素考虑,在人类抵抗能力与新冠病毒之间已经取得了一个平衡状态,“可以说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这将为全球带来哪些影响?梁万年对此指出,首先便是各国作为世卫组织成员国,不需要再实行新冠疫情仍是PHEIC时必须采取的相关社会公共卫生和防控措施。“各国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非强制性的措施。”
具体而言,在贸易、旅行等领域的一些强制性措施有可能得到进一步放松。“对于交通、贸易、旅游,将会进一步减少甚至是消除有关跨国的一些控制和限制等。包括人群的集会,一些人员交往,我想都会有相应的调整和完善。”这位专家说。
“当然,这并不等于大流行就不存在了,不意味着这个疾病的危害就没有了,而是对于这种危害,人类的抵抗能力可以有效地来控制。”梁万年指出,这也证明世卫组织2020年1月宣布新冠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一做法,在全球疫情防控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施国庆也表示,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不意味着新冠病毒流行的结束,“要继续关注新冠疫情的防控”。
梁万年也指出,仍要继续做好相关疫情防控工作,继续与全球各国紧密合作,更有针对性、更具成本效益地管控疫情,保护民众的身体健康。“还要进行一些人群的疫苗接种,特别是高危人群、重点人群;仍然要采取一些必要的防控措施,包括加强医疗救治能力的建设。”
标签: